马年新年刚告段落。新春饕餮大宴,冬春寒暖交替,雾霾时好时坏,这一时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往往波动不已,难以控制。面临高血压治疗的诸多类别众多选择,患者往往也一头雾水。有些高血压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让患者在走亲访友期间水肿、心悸、颜面潮红,轻者有碍观瞻,重者生活质量下降。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曾群英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钱卫明教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杨红妮教授
要“马上”降压,还要平稳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2013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平均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尽管《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了5类降压药物(包括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都可作为初始降压治疗,但如何选择仍然大有学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曾群英教授谈及降压原则指出,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高血压要单独或联合应用5类药物;有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选用特定种类的降压药物,由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选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另外他也指出2级高血压治疗开始时,就可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用,具体用哪种药物还要因人而异并听取临床医生建议。
有研究显示,长效CCB(钙通道阻滞剂)适合中国高血压患者降压的优化治疗。CCB降压的机制是扩张动脉血管,至今已发展至第三代。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钱卫明教授说:“传统CCB通过阻断L型钙通道来实现降压,目前新一代的而贝尼地平可通过三通道阻滞来实现更强效平稳的降压。”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60岁以上的中国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接受贝尼地平8毫克治疗12周,93.3%的患者血压控制达到140/90mmHg的标准。另一项研究亦发现,使用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治疗不达标的患者,换用贝尼地平能显著降压。
图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钱卫明教授
还要注意靶器官保护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的总体危险,最终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同类降压药物中,三通道阻滞机制可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降低肾小球囊内压,保护肾脏,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血流,保护心脏。研究显示,以贝尼地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不仅能够降压达标,而且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以贝尼地平替换氨氯地平不仅进一步降低血压,同时显著减少蛋白尿。因此,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杨红妮教授提醒,选用降压药时须着重考虑是否能够强效平稳降压,同时具备靶器官保护作用。
上一篇:人未老 背先驼可能是“强直”
下一篇:寒冬过敏性哮喘患者自我护理
2025-06-03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1-24
2025-01-15
2025-07-08
2025-07-07
2025-07-07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5
大众健康网 版权所有 @ 2022-2032 客服QQ:183929907
电脑版请访问:http://www.dzjk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