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亚健康与慢性病困扰着无数人。许多人却忽略了一个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生命密码——“炁”。这个看似玄奥的概念,实则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示“炁”如何成为生命活力的源泉。
“炁”是生命的原动力
“炁”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概念,蕴含着古代哲人对宇宙及生命本质的洞察与理解。作为道家“精、炁、神”三元论中的核心元素之一,“炁”属于道家生命哲学的关键范畴。其思想对古代生命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帝内经》中已形成关于“炁”的成熟理论。需注意的是,“炁”的读音虽与“气”“氣”相同,但内涵上涵盖了后两者的意义。
《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说文解字》也有“氣”字,“氣,馈客刍米也”,即“食气”。“炁”字从造字上看,上为“旡”,下为“灬”即“火”,火具有热能,“旡”在火之上,气就通而不逆了,这可能便是古代造出“炁”字的原因和理由。后来汉字简化,把“氣”简化作“气”混同起来,“食气”与“云气”没有了差别。而“炁”则多半存在于道家关于“内丹”“练炁”的典籍中,炁是道从“负阴抱阳”的“冲气”中生万物的能量。
在人体中,炁司主于丹田。古人发现炁足者久存,所以才有后者“息(呼吸)长者寿,息短者夭”之说,从此便有了呼吸的习炼之法,炼呼吸绵长。丹田乃先天元气之所藏,而炁又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之别。
先天之炁,又被称为“阳炁”,有着“生生不息”的意象,它能让万物保持自然的状态。对于生命而言,“自然”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炁”,因此,“炁”其实是“道”在生命中的体现。同时它还具有修复和驻存容颜的功能。
后天之炁,又被成为“阴炁”,是“血气之气”,从五谷之气(食气)中吸收转化而来。后天之炁因为来自外界的饮食,饮食本身不但驳杂,运用过后不能及时排出,而堆积过量将对人体有害。经过人体内器官的过滤之后,大部分变成汗、溺、便被排出体外,但还有相当部分留存于体内,积为“渣质”,道家将其称之为“尸毒”。人体因必须使用“食气”,所以渐而衰老成为不可避免的自然趋势,经络的渐而阻痹也成为不可逆转的生命规律。
综上所述,炁乃生命之根本。在我们的炁脉理论中,炁是专指人体内沟通“精”与“神”,与之共同主导和支持生命运化的根本能量,包括先天之炁和后天之炁。只有知晓炁的能量属性、先天后天之别、阴阳之异,懂得炁在生命之中的运化,才能掌握生命之道,才有健康长寿的可能。
红丸艾灸法:激活先天之“炁”的急救实证与“三安”进阶
炁是人体的生命能量,也是体机修复的核心力量,所以说“炁绝身亡”。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炁绝”为什么也身亡了?是因为人体丧失了使用炁的能力及脉的阻断。为了不能丧失对“炁”的有效使用,所以生病后情绪的平复至关重要。只有“纯善之心(没有怨恨)”才能控制住炁,使其更好地修复身体。修复机体的炁是纯阳之炁,而炁司主于丹田,所以启动丹田是关键。
正常人的丹田是休眠状态,所以古人用由沉香、檀香、麝香、冰片等芳香开窍药制成,具有益气通脉、芳香行气、回阳救逆、醒神排浊之功效的红丸药灸激活启动丹田。
操作步骤
1.先取红丸一颗或半颗,置于脐中滴一滴白酒化开,糊状为佳。
2.调理师须凝神净炁,艾灸肚脐半小时左右,至脐周红润。
注意在艾灸过程中,艾条距身体约3~5厘米,定点灸可上下移动艾条,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皮肤红润为度,避免出现烫伤,灸至脐中酒干即可。
验案举隅
2024年10月,我们治疗了一位膝关节术后引发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80岁老人。其术后陷入半昏迷状态,伴褥疮、幻觉、拒食。我们用红丸艾灸法激活她的丹田功能,让患者从“身安”到“心安”再到“神安”。
急救阶段:启动“身安”根基
借艾火催动药物之炁,激活丹田使先天之炁强行运行而修复机体。半小时后患者苏醒,第二天声如洪钟,说明“炁”开始正常运行。
康复阶段:持续“身安”,进而从“心安”迈向“神安”
通过中药泡脚或行经式推拿,引毒外泄,解决褥疮、拒食等“身毒”问题,36次干预后实现自主行走。同时通过情绪干预使其心安,疏导患者情志,避免情志过极、欲望过重耗炁。最后患者从生存危机到重拾生活希望,体现了治疗上的“三安”进阶。
“炁”的临床价值
补充中医本体论
突破“气”的局限,以“先天之炁”解释免疫与自愈机制,为“神安者炁足”提供依据。
创新非药物疗法
身安祛毒:用外在的炁脉调理方案重新启动丹田功能,激活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同时通过行罐、推拿将体毒外引。
心安脉畅:将情志治疗纳入临床路径,如习练绵长呼吸,阻断情绪郁堵导致炁脉阻滞的恶性循环。(刘清源 浙江省现代炁脉健康研究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9月8日 5版
2025-09-08
2025-09-05
2025-09-05
2025-09-05
2025-09-04
2025-09-02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9
2025-09-10
2025-09-08
2025-09-05
2025-09-05
2025-09-05
2025-09-04
2025-09-02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30
大众健康网 版权所有 @ 2022-2032 客服QQ:183929907
电脑版请访问:http://www.dzjk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