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物质水平的提高及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城市一族经常面临着饮食习惯不科学(如不吃早餐、胆固醇摄入过多),生活习惯不健康(熬夜、吸烟、酗酒等)等问题,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很多人在平时体检做超声时会偶然发现息肉或结石,也有人是在饮酒或油腻饮食后出现右侧腹痛才觉察出来的。
这时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 胆囊息肉是一回事吗?
· 胆囊息肉或结石严重么?
· 会不会变成癌?
· 这种情况到底需不需要手术?
· 如果手术的话能不能保留胆囊?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1.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一回事吗?
胆囊息肉跟胆结石的临床症状都是差不多的,以上腹痛为主:疼痛多不规律,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胆囊息肉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而胆囊结石是指胆囊腔内的结石性病变。
超声检查,胆囊息肉表现为突向胆囊腔与壁相连的中强回声,后方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从定义上来看,胆囊息肉其实是一种影像描述,泛指胆囊内生长出来的息肉样的病变。其中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疾病,但是1.0cm以上的息肉则具有癌变的风险。
换句话说,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如果超声报告提示胆囊息肉小于1.0cm的话,其恶变的几率非常非常之低,基本上可以放宽心情,不必焦虑担忧。而对于大于1.0 cm的病灶,则需要提高警惕,尽快决定下一步的治疗,以避免贻误病情。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一类疾病,总体来说,结石本身并没有特别致命的危险,但是通常结石可能会引起胆囊炎、胆管炎、甚至相当危险的胰腺炎。
而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正是孕育肿瘤的温床,因此对于结石我们也需要足够重视,定期复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给予治疗。
要注意,胆囊息肉的概念本身也包括了一些早期癌变的病灶。
其中肿瘤性息肉(主要为腺瘤)是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0 cm时,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大于2.0 cm时,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在非肿瘤性息肉中,胆囊腺肌症被视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3%~10%。
50%~70%的胆囊癌会合并胆囊结石,但是在胆石症患者中仅有1.5%~6.3%会出现胆囊癌,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的胆囊癌发病率为无结石患者高7倍。
另外结石越大,发生胆囊癌的风险也越大,结石直径大于3.0 cm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0 cm以下者高出10倍。
目前在国内外有很多共识和指南探讨了关于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何时需要手术治疗,比较得到公认的观点是
对于胆囊结石:
●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不需要常规行手术治疗,进行每3~6个月的定期观察即可;
● 对于老年患者,考虑到年纪进一步增加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的手术切除;
● 针对具有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 cm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症状均可行手术治疗;
● 胆囊结石引起临床症状,影响工作、生活,或者既往出现过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发作的患者,建议行手术切除。
● 胆囊丧失功能,瓷化胆囊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
● 对于多发、小于0.6 cm、有蒂的息肉,如果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可以考虑每6~12个月定期复查。
● 对于单发,小于0.6 cm息肉,也可每3~6个月定期复查,若息肉有增大趋势,或引起临床症状,也可以考虑手术。
● 息肉大于1.0 cm,或者引起明显症状影响工作生活,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 伴有宽基底、年龄大于50岁、合并胆囊结石、病变快速增大等胆囊癌特征因素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龙蟠先进保胆保肾技术
超微创保胆取石术
超微创保胆取石术采用先进的超微创腹腔镜操作器械完成保胆取石手术。
整个手术在内镜可视下操作,不遗漏任何微小病灶,避免结石残留,大大降低结石复发几率。
术后创伤只有0.2cm,愈合后几乎看不见疤痕,在成功取出结石的同时又达到了手术无痕的美容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超微创保胆取石伤口对比图
无创软性肾镜保肾取石术
无创软性肾镜保肾取石术利用人体泌尿系自然通道直达输尿管上段及肾盂部位。
准确找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再联合激光、取石网篮碎石取石。极大地提高碎石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无创取石,不伤肌体,术后不会在患者体表留下任何创口。
无创软性肾镜取石示意图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2
2022-05-21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5
大众健康网 版权所有 @ 2022-2032 客服QQ:183929907
电脑版请访问:http://www.dzjk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