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胃癌是怎么发生的:胃癌的发生是综合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而中间又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他最终会发展为癌。
1、腌制食品、变质食品
如果是大家喜欢吃腌制的食品、很咸的食品,这些都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平时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等比较健康的粗纤维食物。
2、饮食不规律
要保持比较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或者少量多餐,比较健康地定量、定时地去吃些东西。不要说熬夜就不吃饭。有时候早饭不吃,中午一看工作忙,也没吃,到晚上了,暴食一顿。这个是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3、缺乏运动,熬夜、负面情绪等
必要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多运动,要保持精神状态的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精神因素也会有影响。长期处于一种精神抑郁的状态,整个免疫系统也会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其他相关的胃癌危险因素,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了。
4、不重视体检
我想在生活各方面都注意的情况下,再加上定期的健康体检,一般来说,还是能够避免胃癌发生的;或者说即使癌变了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极早期的不用开刀就能100%治愈。可惜的是,大家对检查胃病的金标准——胃镜,缺乏了解,盲目恐惧,使很多人丧失了早期发现的机会,往往令人扼腕叹息!
5、幽门螺杆菌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56-67%的人都有,这可能是我国胃癌高发的原因之一。我国今年发布的《胃癌防控指南》明确指出,成年人都建议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刘文忠教授说,如果在胃发生萎缩前根除它,几乎100%能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大约90%的胃癌属于肠型胃癌)。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引起胃癌,但是真正得胃癌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大约不到1%。如果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又查出来有萎缩性胃炎或者是严重的活动性胃炎,已经有症状了的,也建议大家要立即治疗。如果你单纯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都很好,胃镜也没问题,也可以暂时不去杀菌。
6、遗传因素
这里说的遗传不是说家里长辈有癌症,就一定会得癌症。有的人父母或者直系亲属有,他也不一定有,有的可能是一个基因里面它是多重变化的变异,最终才会发生胃癌。所以,有家族史的人要更重视、更提前去检查或治疗相关疾病。
7、环境因素
当然还有一些环境因素,比如原本就有遗传的危险因素,同时再加上喜欢吃高盐的腌制的食品,又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可能就会导致胃癌了。
8、癌前疾病
还有癌前病变的因素,比如说像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腺瘤性息肉,肠化、异型增生,这些都是胃的癌前病变。这些都要非常注意,机制规范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
胃癌早期有哪些信号?严格讲,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即使有,也和一般的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差不多,很容易被忽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只有不到 10 %,这跟早期胃癌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有很大关系。
一旦这些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了,就必须要重视了:要立即做相关检查!
1、上腹部疼痛。
约有1/4的患者的疼痛规律与消化性溃疡相同,而老年人痛觉迟钝,多表现为腹胀,上腹痛约占30%-70%。若上述腹痛经常复发,或缓解愈来愈短,则应引起警惕。
2、上腹部饱胀感。
常为老年胃癌最早症状,有时伴有嗳气、返酸,甚至发生恶心、呕吐。若癌肿位于胃的入口处,可感到进食不通畅;若癌肿位于胃的出口处,出现幽门(出口)梗阻时,病人可呕吐出腐败的隔夜食物。
3、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据统计约50%的老年患者有明显食欲减退、日益消瘦、乏力,大约有40%-60%的患者是因消瘦来就医。
4、呕血、黑便及大便潜血阳性。
在胃癌早期即可存在少量出血的征象。能引起呕血者占7%-15%,引起黑便者为23%-45%。而大便潜血阳性率较高,胃体癌阳性率占87.6%,贲门癌占64.4%。若大便潜血持续阳性者,对胃癌诊断有一定帮助。
简单一招就能发现早期胃癌,一招制敌的高招就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经口腔插入前端带有“超微型摄像机”的胃镜,通过医生的操纵,就可以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脏器的内部情况进行“现场直播”了。
一旦发现息肉、肿物、早癌、出血等,还能进行胃镜下的相关治疗。目前有放大、染色、超声等技术,不但能发现毫米级的微小癌,还能探测胃腔外的肿物。
如果在早期能通过胃镜发现胃癌,比如当癌变还局限在薄薄的一小块粘膜上,哪哪儿都没转移,我们就可以将它剥离,有些甚至不用开刀,通过胃镜操作,除去病变的组织,不开刀,不化疗,痛苦小,恢复好,生存率高。这就是及时胃镜检查的意义。不论治疗方法多么先进,药物多么贵,都比不上「早发现」这一点。
这些人建议及时做胃镜
1.不明原因的消瘦并且没有食欲
如果自己在平时的食欲正常并且体重也正常,在突然间出现莫名的消瘦并且没有食欲感的时候,就要做一下胃镜检查了解一下自己的胃部情况。
2.经常出现胃部不适感
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胃灼热)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等。
3.有家族胃癌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胃癌病逝的人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因为胃癌有一定的遗传性,定期做检查能够让自己排除胃癌的发生,也能够帮助自己及时发现胃部疾病,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发现胃部疾病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
4.胃部出现疼痛
莫名的出现胃部疼痛或者是上腹部疼痛就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有可能是胃部出现问题导致胃部周围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感,这时候进行检查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情况。
5.做过胃部手术的人
如果有进行过胃部手术的患者,就需要定期的做胃镜检查,定期做胃镜检查能够知道自己在手术后的胃部情况,特别是进行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6.出现呕血及黑便的人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7.癌前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部手术后、疣状胃炎等属于胃癌前期疾病,应每半年至一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胃部出现不适症状既然做插管胃镜检查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呢?
受检者只要用水吞服,一颗胶囊机器人10—15分钟即可完成胃部检查,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无痛、无交叉感染受检者体验非常舒适,朋友们,难道它不香吗?
可能部分朋友对于磁控胶囊胃镜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认真详细地介绍一下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
一、无痛无麻醉,10-15分钟完成检查
这颗神奇的胶囊机器人,采用等水密度原理设计而成,重量仅为2.7g。受检者只需喝一口水,吞服胶囊机器人后,医生将通过远程磁控系统为患者进行系统化的胃镜检查。
10—15分钟即可完成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等解剖部位观察,让胃部检查更高效。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避免了传统插管胃镜带来的生理痛苦。
二、高清图像,精确诊断
胶囊机器人的专利三镜片镜头,可深入观察0.04毫米微小单位,每秒可拍高达4张高清医学照片。
医生通过智能阅片系统,可自动对海量图像识别过滤,智能筛选,能有效提升医生检查及阅片效率。
任何细微的胃部病变,如胃溃疡、胃出血、息肉等都无所遁形,尽在大圣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的掌握之中。
三、支持双体位检查,无交叉感染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采用自主磁控技术,可同时支持站卧双体位检查,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均可完整观察胃部情况。
另外,胶囊机器人内置天线,受检者无需穿戴马甲即可进行检查,可避免传统插管胃镜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
尤其是当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特殊期间,大圣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使得胃部检查更加安全卫生。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3
2022-05-22
2022-05-21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大众健康网 版权所有 @ 2022-2032 客服QQ:183929907
电脑版请访问:http://www.dzjkw.net